第(3/3)页 那些真正的百姓,恨不得将时间都花在土地上,手艺上,便是连温饱都艰难,谈何踏青? 这正是让杨林最奇怪的点。 眼下走过的大夏百姓人流中,也不是没有富贵人家,更多的却是手中提着个篮筐,便拖家带口说说笑笑出了城。 这在他看来,是完全不能理解的事。 “小将军,我想问问这京城米价几何啊?” 夏军将领皱眉思索。 他是燕王麾下,也不是没来过京城,可要说现在米价几何,那真的是为难他了。 将领下了马,拦住一对双手没空的老夫妻。 “阿公阿婆,我想问问京城米价现在是多少啊?” “米价?” 老太太目露疑惑,转头看向老伴儿。 “你看我做甚,你我的米面工钱是掌柜发放的,我也不知道啊。” 求问无果,将领笑着道谢,转头就想问其他百姓。 杨林却已从马车上下来,叫住正要离去的老夫妻。 “这位老哥,你刚说米和工钱,是怎么个事?” 杨林站在老夫妻身前,开口问道。 老头见杨林穿的虽然素朴,却有官兵守护,料想是遇见了从外地返京的大人物。 “这还不是赖咱们陛下?” 老头笑着,丝毫不怯场。 “原本咱就是个打更的,眼见着身体便要熬不住了,半月前城中做烧饼的武家却找上门来,说是陛下颁了圣誉,要他们给困苦的老人和孤儿寡母提供活计。 这不,他就相中了咱,让咱给帮忙做烧饼,卖烧饼,每天就三四个时辰,不光给半两银子,便是米面也不用咱操心。” “这么说来,老哥哥可是找到了个金饭碗啊。” 杨林听着,附和着笑道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