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狭长遍布尸体的船舱一侧,赵云被夹在中央,左右穿着全身甲胄的十兵卫握着倭刀,一步步谨慎向前。 赵云左右看看,心感不妙。 若专攻一面的话,他一人一杆枪,能将这些人打的妈都不认识,可眼下两侧一道逼近,却让他犯了难。 主要是场地狭小,长枪想要转圜,更是难上加难。 心中一转,赵云心中有了主意。 长枪一担,赵云凌空跃起,直上战船船顶。 前后的十兵卫都是身经百战,见此立刻抽刀,想要凌空斩下赵云。 “不能杀,活捉,要活捉!” 小夜三次郎惊声尖叫,直让两名十兵卫慢了半步,放过了转换场地的赵云。 倭国的战船狭小,采用的是三角顶,宛如普通人家的瓦当房顶,却是木质结构,快跑了两步后,赵云凌空跃下,落在船尾。 船上的普通兵丁水手,在被赵云杀死大半后,余下的都聚集在这,眼见赵云出现,纷纷做鸟兽散。 赵云刚跃下船顶,拢共七名十兵卫便匆匆跑来,形成半包围,一步步谨慎走来。 “再来过!” 长枪再无施展局限,赵云信心大增,挽了个枪花,主动踏步上前。 一时间,他身如游龙,不断避过劈砍,长枪挽、挑、砸、刺,招招灵动又充满力量,直将七名束手束脚的十兵卫打的左右摇晃,连合围都要不支。 可是,他们又不敢违背小夜三次郎的命令,不敢杀了赵云。 终于,又一名死者出现。 赵云双手持枪,手上几乎擦出血来,将长枪捅进一名十兵卫面甲,从其后脑刺出,将头盔都顶飞。 当啷…… 又是数次变招,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也接连殒命。 交手这么久,赵云已经发现了这些人的致命破绽。 这种黑红战甲比轻甲厚,仅次于大夏一部分重步兵使用的重甲,实际上双方锻造工艺远不是一个级别。 大夏重步兵只要体力足够,跑动便能灵活,在关节缝隙一类的地方,也会留下活动余地,不会被人当靶子打。 眼下这些人却不同。 一方面,他们的甲胄防劈砍,便是缝隙要害也难以刺穿。 可问题在于,这种结构同样束缚了他们的动作。 而出手只要力度足够,只需要加深一部分力量,便能称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加力折断这些人的关节。 第(2/3)页